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每日快播:青海探索牦牛寄生虫病低残留防治 保障绿色畜产品输出
2022-10-26 15:52:55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关注河南热线

中新网西宁10月26日电 题:青海探索牦牛寄生虫病低残留防治 保障绿色畜产品输出

作者 祁增蓓


(资料图片)

牦牛是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经自然界严峻选择和自身适应而形成的一种特有牛种,是其它畜种无法替代的中国高原特色生物资源。中国是世界上牦牛养殖量最多的国家,牦牛存栏量占世界的90%以上,超过1600多万头(2021年),其中行业统计数据青海省存栏596.88万头,占全国牦牛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居全国第一。

青海大学(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高原动物寄生虫病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蔡进忠介绍,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寒冷、牧草生长期短、枯草期长,但牦牛对高寒生态条件适应性极强,和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休戚相关,是高寒草地畜牧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放牧家畜寄生虫病的感染和危害是世界性问题。在青藏高原牧区,由于牦牛依赖天然草场终年放牧饲养,加之草场超载问题普遍,反复利用有限的草场资源,易受寄生虫的侵袭。蔡进忠介绍,青藏高原地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许多野生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的栖息地是牦牛的放牧草场,存在许多寄生虫病在家畜与野生动物间传播的风险。

资料图为研究团队在达日县检查牛背部皮蝇幼虫感染情况。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供图

2012年起,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等单位合作,针对青藏高原牦牛放牧管理方式及生产特点,在青海省青南高原地区、环湖牧区、祁连山地、柴达木地区开展了牦牛寄生虫病流行病学和防治技术研究。

调查显示,线虫病和虱、蜱、蝇、螨等体外寄生虫病是这些地区牦牛常见多发的寄生虫病。“牦牛感染寄生虫病后,会造成牦牛生长发育缓慢,产肉、产奶、产绒等生产性能降低,还会导致冬春季枯草期牦牛瘦弱死亡和秋季犊牛死亡,对草原牦牛饲养业造成了严重损失。”蔡进忠说。

“目前,应用药物定期驱虫是防治家畜寄生虫病最为有效的手段。”蔡进忠告诉记者,由于受生物性、社会性、技术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常用兽用驱虫药的口服、注射剂型在青海高寒牧区的实际应用中有着诸多弊端,还存在药物残留、环境安全等问题。

资料图为研究团队在青南高原地区开展了牦牛寄生虫病流行病学和防治技术研究。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供图

蔡进忠说:“青海省具有生产绿色畜产品和发展有机畜牧业的优势条件,但如何建立牦牛等放牧家畜寄生虫病绿色防治技术或高效低残留防治技术是当前面临的新课题,对保障绿色畜产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几年来,研究团队建立了“牦牛主要寄生虫病高效低残留防治新技术”,通过药物新制剂配方筛选及生产工艺研究,研制了埃普利诺菌素浇泼剂,解决了注射剂和口服制剂在实际应用中给药不便,费工费时等难题,减轻了劳动强度和药物浪费,提高了药物疗效和用药安全性。

资料图为研究团队进行实验室寄生虫分类鉴定。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供图

蔡进忠表示,目前推荐剂量使用后,牦牛乳、肌肉与脂肪组织无需休药期或建议休药期为1天,药物残留量符合欧盟规定(EU)、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的标准,防治牦牛线虫病与外寄生虫病已达高效、安全、低残留,适用于当前牦牛健康绿色养殖中的寄生虫病防治,为绿色有机输出地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资料图为研究团队进行样本检查。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供图

截至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在青海省各县市共计100多万头牦牛寄生虫病防治中进行示范推广应用,检查防治效果达95.8%以上,幼年牦牛成活率提高2.3至2.6个百分点,在冬春季枯草期每头成年牦牛平均减少体重损失5.76至6.83公斤。(完)

责任编辑:hN_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