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露营基地的露营者们。图片均为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裴思童/摄
露营基地的露营者们。图片均为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裴思童/摄
(相关资料图)
北京近山园露营基地。图片均为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裴思童/摄
“之前我们去露营的时候有种‘饥不择食’的感觉,好像一个基地只要有个树、有个草坪就足够了,但现在我们追求的是更好的环境与更好的服务。”
——————————
去年疫情期间现象级爆火的露营消费,要凉了吗?
“生意没那么好做了。”这是北京近山园露营基地的主理人宣鸣近期最为直观的感受。他回忆起去年清明假期期间,正值露营产业爆火的阶段,他只开放了一半的露营场地,每天却依然迎来近六七百人的客流量,而手机里还源源不断接到顾客的咨询,无奈之下,他只好选择拒接,“大概一天就会有300多个未接电话”。
今年“五一”假期,宣鸣吸取去年的经验开放了全部场地,但客流量却骤降至去年的一半,“最多的一天也就只有六七十顶帐篷”。过了“五一”,这个数字则更少,“周末大概只有一二十顶帐篷,平时可能一两天都没有人来”。
但在网红露营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夏阳村,党支部书记鲍鑫算了算今年“五一”期间村里的露营营收——收入几乎是去年的两三倍。
部分从业者退场不代表行业性衰退
浙江安吉县有一处网红露营地——“小杭坑”,鲍鑫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今年“五一”营地游客络绎不绝,一些游客在路上光堵车就堵了3小时。杭州另一家露营基地的主理人则表示,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不仅没有分流原有的本地客群,反而拉动一批来自周边城市的外地客群来到基地。
《2022中国文旅露营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报告》预测,2023年中国露营市场总体规模预计可达1781.4亿元,约为2019年的9倍。艾媒咨询数据则预估,2025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将上升至2483.2亿元,带动市场规模将达到14402.8亿元。据相关机构分析,目前中国露营行业的渗透率约1%,对标美日的市场渗透率10%左右,还有大幅的增长空间。
小红书负责露营业务的工作人员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小红书今年露营相关的发帖数据对比去年同期增幅明显,4、5月份日均发布笔记数提升41%,今年3-4月日均发布较1-2月提升121%。
中国户外露营生活展的创始人丁硕在户外产业深耕多年,今年3月,他牵头举办了一场户外露营生活展,3天的展览时间迎来超5万名参会者,共有163个参展机构展示了近200个品牌。
在他看来,露营产业的井喷发展不能简单归因于疫情推动下的偶然现象,其背后也离不开时代发展下的必然因素。丁硕介绍,疫情期间为大家所熟知的露营模式属于“精致露营”,英文名为“Glamping”,是露营领域一个相对细分的垂类。2016年,牛津词典才第一次正式将“Glamping”一词收入名录,“相当于说这在全球范围内也算是一个比较新兴的产业”。而其在国内的突然爆火,虽离不开疫情和社交媒体等偶然因素的推动,但其中也蕴藏着某种必然性。
“首先,由于中国是‘世界工厂’,此前全球露营产业中的许多产品都是在中国生产的,因此中国在露营领域有很强的供应链基础。并且由于‘精致露营’涉及的种类繁杂,其市场参与主体也非常多,就会形成一个相对庞大的行业推动力。其次,2019年我国的人均GDP过了1万美元,这对户外产业来讲是一个重要的门槛,因为许多国家都是在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户外产业迎来了长达15-20年的发展。”丁硕告诉记者。
现在的露营产业处于洗牌阶段
而在丁硕看来,露营行业里部分从业者的退场并不意味着露营经济的衰退。
丁硕表示, “如果我们给这些人做一个画像的话,他们中有相当高比例的人都是趁着露营热,随便拉了一个空地,支了几个帐篷,就宣称自己开了一个营地。”
在露营行业曾流传着“50万进场,3个月回本”的说法。丁硕记得,在露营爆火的阶段,成本两万元的营位,日租金可以高达1500-3000元,“相当于如果你投资一个营位的话,10天左右就回本了。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做营地,因为它真的投入产出比太高了”。
但这些人大多也只想趁机捞一波“热钱、快钱”,并无长期在该领域深耕的意愿与能力。“比如说去年夏天,北方有一大片区域大概有持续35天到45天的高温,这就导致有很大一部分经营者没有任何收入。像这种情况就会一下子劝退很多做露营的人,他们会觉得这事太不靠谱了。”丁硕说。
他观察到去年清明节前后,露营产品几乎全网断货。有大批商家抓住风口,在去年下半年大量下订单。“所有人都在增加产能,因而今年露营装备供应增速要比需求增速大很多,部分商家难以清理库存。”丁硕说。
天眼查的数据显示,2023年年初,中国的露营相关企业新增1.2万余家,约为2022年全年新增企业数量的三分之一。在近山园露营基地主理人宣鸣看来,过多的从业者批量涌入,也导致了露营行业在供给侧“过载”。他记得2020年自己初入露营行业时,北京的露营基地大概不超过40个,而现在,则至少有300家,并且还持续有从业者入场。
但这些批量入场的企业在质量上良莠不齐,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环境卫生较差、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屡见不鲜。一位消费者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我之前去过一个露营基地,可能是因为人多,它的营地帐篷之间排得特别密,然后大家每家都在点炭火,不仅熏得没法待,而且有很大安全隐患。但当我们找到老板要求加强管理的时候,对方态度却很差,对我们不管不顾,像这种地方,我绝对不会再去了。”
深度露营玩家李先生则感觉国内露营装备的发展还不太完善,一些装备的设计、质量、售后服务尚待提高。丁硕也觉得,“低质的装备会影响消费者对露营的体验,从而对露营产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我觉得现在露营产业就是一个洗牌阶段,一些‘网红营地’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赚一波快钱,但是很难持续,因为来得快的东西去得也快。”宣鸣说。
露营产业的未来:规范、融合与重归本源
“严格来讲,露营行业前几年的所有工作其实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给露营做了一次全民普及,它并不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市场经济形态。”丁硕认为,未来几年才是露营行业真正规范发展的开始。
2022年11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针对露营活动的规划布局、用地规范、行业发展和建设与服务规范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此后,合肥、上海、北京等多地也随之针对露营领域发布相关规范,开始推动露营产业走向正规化。
有消费者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之前我们去露营的时候有种‘饥不择食’的感觉,好像一个基地只要有树、有草坪就足够了,但现在我们追求的是更好的环境与更好的服务。”
宣鸣认为,露营行业“低门槛入局”的情况已经很难再被复制:“露营行业越来越需要精细化服务,做好环境、安全和基础设施上的保障,沉淀好老客户。而这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都是巨大的,这不是一个赚热钱的行业。你要想做得好,你必须开始提升你的专业化水准和市场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露营产业也逐渐成为推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2022年以来,浙江、南京、合肥、丽水等地纷纷出台相关文件,对露营产业的发展进行规范和鼓励,推动露营为当地的文旅产业赋能。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夏阳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20年,夏阳村党支部书记鲍鑫依托夏阳村的自然风景资源,着手开发露营基地,3年后,夏阳村成为网红露营地。2022年夏阳村接待露营游客10万余人次,旅游收入300万元,村民年均增收超两万元,吸引了一些年轻人回乡创业。
夏阳村还和小红书合作,打造线下的露营体验中心。在露营基础上,发展其他周边配套活动。“比如露营本身就是一种户外生活方式,我们就将山野运动也纳入其中,对露营业态进行一些内容上的补充。”
丁硕表示,“今年我们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感受就是市场在下沉。比如去年找到我们的客户基本都来自北上广或者珠三角。但今年我们的客户来自保定、秦皇岛、大连、辽宁阜新等各个地方。”这说明露营行业面向的群体,不再仅仅是来自一线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
鲍鑫说:“现在有好多外地政府找到我们,问能不能把我们的模式输出给他们当地去做。但其实这个东西很难完全复制,地方政府要梳理好自己当地的资源,因地制宜地找到适合自己特色的发展项目。”
迈向精致化、定制化是未来露营产业的发展方向。杭州山谷小屋露营基地的主理人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他们在基本的露营场地之外,还增设餐饮、游戏、文化艺术推广等活动,为消费者提供多种选择,满足多种诉求。
像山谷小屋这样将露营与其他户外项目相结合,正越来越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夏阳村也计划在村庄外发展更多业态,计划将咖啡馆、山野运动、主题展览馆、线下体验店等项目融入其中。“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业态生态,整个村就更有活力了,营地的流量也会更加稳定。”鲍鑫说。
宣鸣认为,露营产业过去几年的爆火其实本质上只是一种“虚火”,“只是大家没地方玩了,只能往露营地扎堆。但其实并没有真正传递出露营的内在价值。”他认为露营的核心是帮助人们逃离城市的喧嚣,在人与自然的连接中放松自我,找回内心的宁静。
宣鸣的营地里有两名顾客让他印象非常深刻。一名是一位自闭症儿童的母亲,她通过露营的方式大大缓解了孩子自闭的症状,“现在她一年几乎要来我的营地20多次”;还有一名是上班族,在喧嚣的都市里,她长期失眠,整夜难以合眼。但后来来到远离市区的大自然中,她每天晚上9点入睡,找到了安宁。“希望看到露营行业能够拥有更多这样的消费者,让露营重新回归它本该有的内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裴思童 记者 蒋雨彤 来源:中国青年报

-
脊柱小关节错位如何正位?脊柱小关节错位症状怎么检查?脊椎的小关节错位又称为脊椎错位,或者脊椎小关节功能紊乱,这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具体的治疗方法也比较多,像卧床制动、局部...
-
肌肉收缩疼痛是怎么回事?肌肉疼痛怎么快速缓解?肌肉收缩造成疼痛,与以下多种因素有关:1、一般在体育运动活动中,肌肉收缩的幅度会比较大,因为活动量大,患者有大量排汗,...
-
脚骨折怎么锻炼?脚骨折什么时候能走路?脚骨折后的康复锻炼较为关键,在锻炼后要适当进行按摩,适当辅助治疗措施,对于改善局部循环,促进修复较为有效,常见有以下...
-
电疗对韧带恢复有用吗?韧带恢复过程中为什么会痛?电疗对韧带损伤的修复有一定作用。电疗是加电的方法,可以在针的尾部进行加电,利用针和电两种刺激作用综合治疗。部分患者使...
-
锁骨骨折手术后注意事项?锁骨骨折多久能恢复正常?锁骨骨折在临床中非常常见,很大一部分锁骨骨折需要手术治疗,如不稳定的锁骨骨折或者有血管神经损伤的锁骨骨折、粉碎性骨折...
-
脊柱小关节错位如何正位?脊柱小关节错位症状怎么检查?
2023-05-25 16:33:03
-
肌肉收缩疼痛是怎么回事?肌肉疼痛怎么快速缓解?
2023-05-25 16:30:00
-
脚骨折怎么锻炼?脚骨折什么时候能走路?
2023-05-25 16:29:20
-
电疗对韧带恢复有用吗?韧带恢复过程中为什么会痛?
2023-05-25 16:28:33
-
锁骨骨折手术后注意事项?锁骨骨折多久能恢复正常?
2023-05-25 16:27:44
-
全球热文:露营消费凉了吗
2023-05-30 07:14:02
-
天天微头条丨阴雨天“添堵”小麦收割,巩义已协调收割机并开通热线
2023-05-30 07:12:50
-
紧急通知!洛阳地铁1号线上海市场站因降雨暂停服务!-天天热头条
2023-05-30 07:19:53
-
商丘:5个“三夏”技术指导组分包下乡指导麦收工作_每日头条
2023-05-30 07:09:31
-
洛阳:六项举措和建议全力保障“夏收”
2023-05-30 07:20:14
-
天天即时:抓天时抢收种!舞阳县主动出击确保“粮丰”
2023-05-30 07:22:43
-
抓天时抢收种!舞阳县主动出击确保“粮丰”
2023-05-30 06:59:43
-
实时焦点:洛阳:六项举措和建议全力保障“夏收”
2023-05-30 07:01:07
-
世界即时看!助力现代化河南 同心同行向未来--走进浦发银行郑州分行郑港六路支行
2023-05-30 07:18:42
-
5.30早点晚报 | 今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发射;今年郑州民办初中招生有两大变化;郑州对误入市区的收割机司机一律不处罚
2023-05-30 07:19:13
-
河南省通信学会九届四次理事会和科技进步奖表彰大会胜利召开
2023-05-30 07:21:02
-
小黄车押金退款彻底没戏?ofo戴威美国二次创业卖咖啡陷困境_焦点消息
2023-05-30 07:19:47
-
天天百事通!3年来首次!消息称马斯克本周将访华:还要参观特斯拉上海工厂
2023-05-30 07:20:14
-
每日观点:郑州二七广场隧道西段匝道即将通车
2023-05-30 07:15:03
-
天天日报丨郑州二砂文化创意园“颜值”、内涵将迎来再提升 首开区“升级版”7月份将亮相
2023-05-30 06:58:42
-
市领导调研应急管理和消防救援工作
2023-05-30 07:17:04
-
阴雨天“添堵”小麦收割,巩义已协调收割机并开通热线_微头条
2023-05-30 07:13:39
-
河南晒生态保护“成绩单”:建立自然保护地345处、两年造林475万亩 天天观速讯
2023-05-30 07:10:27
-
焦点速讯:郑州市区小升初政策发布 公办初中继续坚持免试就近入学 民办初中不得跨区招生
2023-05-30 07:00:00
-
世界热文:济源路街道:倡新时代婚育文化 助家庭和谐幸福
2023-05-30 07:06:06
-
最新:商丘:5个“三夏”技术指导组分包下乡指导麦收工作
2023-05-30 07:06:19
-
甘肃兰州:健康向未来 运动过“六一”
2023-05-30 06:56:57
-
焦点快看:股价大涨 天孚通信控股股东拟减持套现
2023-05-30 06:08:40
-
全力做好夏粮收割应急准备
2023-05-30 06:12:16
-
每日热文:耕海牧渔把大海变成“蓝色粮仓”
2023-05-30 06:16:11
-
我市部署2023年高考安全工作
2023-05-30 06:23:32
-
环球即时:演唱会“黄牛”调查:门票秒罄 “黄牛党”捞钱术升级
2023-05-30 06:22:48
-
热门看点:我市出台措施支持文旅消费再升级
2023-05-30 06:01:45
-
今日精选:全国各地500余名游泳爱好者挑战古城南湖公开水域
2023-05-30 06:20:18
-
市回中学生获全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百米比赛冠军
2023-05-30 06: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