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即时看!实探中国船舶业转型:从制造到智造,绿色低碳成为发展方向
2022-08-04 15:48:21 来源: 第一财经
关注河南热线

在渤船集团智能制造装配与机器人焊接生产线,一套套现代化设备在几位高级技师手中有序作业,焊花闪耀间,产品一次成型,由机器人转运到下一道工序。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参加中国船舶集团2022年国企开放日,走进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渤海造船厂集团(下称“渤船集团”)、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下称“大船集团”)、七二五所青岛双瑞等地,深入了解大国重器背后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与产业转型。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董事长杨志忠告诉第一财经,未来将向三个方向转型,一是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转型;二是向数字化、智能制造方向转型,提高效率、降低用工成本;三是向绿色制造方面转型,制造过程和产品都要实现绿色低碳。


(相关资料图)

中国船舶集团本身是国资国企改革的产物,于2019年10月14日由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成立。2021年8月份,两船重组境内外反垄断审查工作全面完成,两船重组各项工作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自“两船”实施联合重组以来,中国船舶集团聚焦主业实业,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国船舶集团党董事长雷凡培日前表示,要以重大科技工程为抓手,瞄准绿色低碳智能前沿技术方向,辐射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坚持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为建设造船强国的战略支撑,加快补齐船舶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弱项。同时,持续提高科技创新的供给质量,促进船海装备转型升级。

向高附加值产品升级

始建于1898年的大船集团是我国舰船总装建造及维修保障的主要基地,被誉为中国“海军舰艇的摇篮”。

在30万吨超大型原油船(VLCC)上,中国船舶大船集团招商30万吨油轮项目经理李吉明向媒体介绍,近两年集装箱船到了市场高点,大船集团也已开始从油轮建造转向集装箱船建造的过渡阶段。此外,在传统动力的基础上,都在向高技术附加值的双燃料船舶转型,目前LNG动力船已非常普遍。

近年来,大船集团建立“云谈判、云签约、云交船”模式,生产进度提速,整体交船量呈不断增长趋势。2022年上半年,大船集团新造民船交付了10艘/140.05万载重吨,下水船舶中新产品占50%,同比增长了67%。30.8万吨超大型原油船项目、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8)等多个新产品顺利下水。

杨志忠在媒体交流会上表示,2022年以来,民船海工市场需求依然旺盛,上半年,大船集团完成承接船海产品32艘/293.3万吨,合同总金额超过了160亿元,已经提前完成年度目标。各生产基地订单比较饱满,基本上接到了2025年甚至到2026年。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大船集团持续开发节能环保型“绿色船舶”,在风帆助推和LNG双燃料等绿色环保新技术船舶应用领域一直走在国际前列。比如,今年2月17日,大船集团与中远海运能源联合开发的绿色甲醇燃料动力VLCC船型设计方案,获得了DNV和CCS两个船级社分别独立颁发的AIP原则性认可证书;2月25日,液氨动力21万吨散货船船型设计方案,获得了英国LR船级社颁发的AIP原则性认可证书;2月28日,全球首艘LNG双燃料超大型原油船“远瑞洋”轮成功交付。

由“制造”向“智造”转变

加速数字化转型、实现智能制造发成了近几年来船厂、船舶配套设备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渤船集团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组建了先进焊接、智能制造等实验室,拥有先进实验设备近万台套。

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升级的过程中,渤船集团开展了智能制造、先进焊接、工艺改进、信息化、标准化等9个方面318项技术研究。通过开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打通全流程数字化制造链路。

渤船集团党委委员张宏伟介绍,针对产品工艺难点,渤船集团开展40项科研攻关,攻克了多项技术,有力保证了重大节点实现,持续优化工艺工序,努力缩短后续产品建造周期,彻底实现模块装调与船台建造从串行作业到并行建造的根本转变。

科技创新的背后离不开人才激励。“有些技术人才的工资会超过中层管理人员。”渤船集团总经理助理、人力资质部部长耿俊岭说,作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渤船集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选拔激励机制。始终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大事、要事来抓。

绿色低碳是发展方向

中国船舶七二五所青岛双瑞在腐蚀控制、水处理、气体处理等领域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作为船舶配套设备行业领跑者,青岛双瑞的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船用关键设备。系统中的核心部件电解槽模块单元,拥有自主知识核心技术,满足国际标准,可以完全替代进口产品。

在船用LNG供气系统(FGSS)领域,部分核心技术过去一直被少数国外厂家垄断。青岛双瑞陆续攻克系统原理设计、LNG储罐设计、低温管路分析、系统模拟仿真验证等多项核心技术,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GasLink船用LNG供气系统,目前已获得全球最大集装箱船船东MSC批量订单。

青岛双瑞总经理付洪田表示,中国的产品打到国外去,不一定是要靠低价。如今很多造船厂和船东点名要青岛双瑞的压载水系统,依靠高标准的质量和服务,虽然产品价格高于日韩市场价格,但是青岛双瑞的压载水系统在韩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第二,在日本位居第一。

绿色低碳、节能减排是船舶航运业发展的大趋势。在可供选择的新动力当中,甲醇、氨燃料受到热捧。醇类燃料(甲醇和乙醇)由于来源丰富,作为发动机燃料的使用性能与汽油接近,因而成为最有前途的发动机替代燃料。氨是除氢以外最宜生产的可再生燃料,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价值。

2022年2月,青岛双瑞船用甲醇燃料供应系统获LR船级社AIP证书。7月,青岛双瑞自主研发的船用氨燃料供给系统(AFSS)全球首获LR及CCS船级社原理性认可(AIP)证书,这是青岛双瑞在船舶清洁能源供给系统领域取得的又一项重大突破。

青岛双瑞副总经理郭宇在媒体交流会上告诉记者,目前船舶氢燃料的应用还存在一些瓶颈,在欧洲部分国家,一些已经在投入运营的氢燃料船舶实际上还属于示范项目,尚未在产业链上形成闭环,在运输储存以及船舶应用上,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但从船舶的未来发展和世界碳减排角度来看,氢燃料在将来一定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hN_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