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政策红利齐助力 土特产的潜能逐渐显现
2019-03-06 12:20:55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在互联网+的渗透以及各项政策红利下,土特产的潜能逐渐显现

土特产:天生丽质还需要“打扮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吴铎思

“新疆干果特别有名,不仅品质好,而且价格实惠。春节回老家带了不少分给亲戚朋友。”在乌鲁木齐工作的湖南籍职工罗锦森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据记者了解,在今年春节期间,牛羊肉、酸奶、干果、水果等新疆特产是内地需求的热点。特别是春运首日,以优质土特产为代表的新疆年货通过航班运出的货邮量超过400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5%。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具特色的历史传统、民俗习惯、区域地貌等因素造就了具有浓郁区域色彩的特产,在互联网+的渗透以及各项政策红利下,土特产的潜能逐渐显现。一些企业抓住商机,成为名闻行业的特产企业。但有许多特产企业,没有利用这光鲜的“特产”外壳,更好抓住市场之机。

土特产受追捧

“这几天物流开始正常了,积压的订单也逐渐发出去。”乌鲁木齐一家干货销售公司的工作人员不停地忙碌着,“不仅有核桃、红枣、巴达木、葡萄干、风干肉等,还有鲜羊肉。开店一年多以来,销售规模从以前的每天一两单,逐渐发展成每天二三十单,最好的时候有上百单左右,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回购率也很高,都比较认可我们的产品。”

各地的土特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近日,在江苏省扬州市举行的2019扬州援疆爱心农产品展销会暨新源旅游推介会上,几十吨新疆特色农产品3天时间就被抢购一空。

“感受到不同的风味,从土特产中也能体味到各地的历史传统、民俗风情等。”经常在网络上购买土特产的福州市民张明林告诉记者。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需求的提高,淳朴的农村生活、家乡味道的土特产诉求越来越高。天然绿色的农产品,也越来越受欢迎。六安瓜片、盘州火腿、武汉鸭脖、山西汾酒、吉林人参……随着商品经济全球化大循环的加剧,具有个性特色的商品逐渐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新疆果业集团是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去年以来,企业开始建设新疆特色农产品疆内收购网和疆外销售网,目前已在阿克苏、和田等地开工建设5个疆内仓储收购加工交易集配中心项目,建成22万平方米经营服务设施,新增和巩固疆外销售网点2000余家,3个疆外分选仓储配送中心投入运营,全疆特色农产品收购销售“两张网”初具规模。

阿里巴巴集团线上农产品交易数据显示,以县域为单位,福建省安溪县排名第一,江苏省沭阳县以微弱差距位居第二。福建省独占十强中的三席,靠的都是茶叶。其中,“中国茶都”安溪,盛产安溪铁观音;武夷山盛产武夷岩茶和武夷红茶;福鼎盛产福鼎白茶。位于苏北宿迁市的沭阳县,依托52万亩特色花木产业,沭阳全县拥有4万余家网店,带动从业人员25万人。平均每秒就有5.58件快递从该县发往世界各地。

天生丽质却不会打扮

“新疆农副产品众多,但是缺品牌”“一定要提升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就要讲究包装,还要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在日前召开的新疆两会上,土特产如何做成增收大产业,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热点。

自治区人大代表李刚,是新疆吉木萨尔县委书记。不久前,他去农村调研时发现,当地农民手工制作的土豆粉条一如既往销售火爆,但包装也一如既往粗陋。用简陋袋子装着,每公斤卖15元,农民们就已经很满足了。“可在商场超市,同样的产品经过精心包装,能卖到3倍以上的价格。”李刚感慨地说。同样让李刚感慨的还有吉木萨尔大蒜,农民的一辫子蒜也就卖10多元钱,可到了商场超市,身价陡升。

在李刚看来,这源自于土特产天生丽质却不会打扮。

业内人士指出,区域特产目前多是中小企业和手工作坊,有几家甚至数十家的企业提供同样的产品,行业混乱,市场分散,特产企业往往习惯了延续传统的经营模式,却从不考虑特产营销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面对市场价值和容量更大、更高的外部市场,谁不想走出去竞争,可土特产怎么走出去呢?”一些从事特产行业的企业家有这样的抱怨。“由于地域的特点,走不远,就算走出去人们也不认识,不认可。”

据了解,目前我国特产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较大差距,具有地域特色优势资源开发的产品还没有真正规模化进入市场。缺乏品牌、资源散乱、信息封闭、产品流通不畅等问题制约着特产行业发展。由于地域偏远市场辐射短,大部分特色产品面对较高的市场门槛望而却步,导致产业成长缓慢。

“即兴消费”转变为“持续消费”

有业内人士指出,特产的地域特点很强,从北京烤鸭到德州扒鸡再到山西的陈醋,重庆火锅、金华火腿、涪陵榨菜……这些具有产地特点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地方的名片,可也正是因为身上贴着地方的标签,所以资源专享度就很低。

特产营销的“短板”在于如何将特产消费与各个地方消费者的日常消费深度结合,塑造个性鲜明的企业品牌,从而将特产的“即兴消费”顺利转变为“持续消费”,否则各个地方的消费者仅仅从“尝尝鲜”的角度去消费,特产就很难做大。

在李刚看来,坚持“一产上水平”还得靠产业发展,而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关键在人。首先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农民、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市场之间形成有效对接,让农民参与这一过程,并从内心激发把农产品变成商品的动力,久而久之,就能充分调动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积极性。

业内人士指出,要保持产品创新与渠道创新同步,根据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结合自身条件组织独具特色的营销方式,针对特定需求层次的消费群体,在提高产品品牌内涵的同时,采用创新的特色营销,以此保持稳定的消费导向和持续的市场份额的扩张。

为把地方特色食品生产做深做细,新疆昌吉高新区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创新创业。2016年以来,昌吉高新区为园区企业发放专利补贴187.15万元,地方特色食品生产企业共申请专利22件。同时,不断扩大地方特色食品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动员引导食品生产企业通过品牌创建提升知名度与竞争力。

责任编辑:hN_0140